第964章 大海怪捕捞计划
“月薪五万?卧槽你一毕业拿这么多钱?宋教授是你二舅还是三叔?”
“自己的失败固然难受,同学的成功更是抓心!你是真该死啊!”
“真能上大子刊吗?你这不直接连研究生毕业都稳了?你小子弯道超车是吧!”
“二辩还有这种好事?为啥不让我二辩啊!”
“还有推荐信?我靠你们是托了关系才拿到二辩机会的吧?为啥我们一辩通过的啥也没有啊!”
“叫什么宋教授,这明明是干爹啊!干爹都没这么大能量!”
宋河在二辩现场的神仙操作迅速传开,先是轰动脑院,迅速传到其他学院,炸裂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,在全校学生里传的比流感还快。
一时间校园论坛上全是热议声,各学院学子集体吃酸柠檬,数千人嫉妒到眼红,抓耳挠腮地难受。
“脑院就是牛比啊,二辩还有这么好的福利?”
“我们老师为啥什么也不干啊,就祝我们毕业快乐就完事了,人家脑院才是真毕业快乐!”
“坏了,脑院这帮人真起飞了,我当初报志愿到底信了什么邪来生工的?”
“我是真想转专业啊!感觉当宋河的学生,跟当财神爷的学生没区别!”
“为啥脑院不能扩招?校长别逼我跪下求你!”
“估计今年高考来脑院的分数要卷到天际了,清北招生办都得冒汗!”
“今晚羡慕的睡不着了,我真做梦都想去脑院!不敢想象当宋河的学生有多爽!”
……
宿舍。
电脑屏幕上亮着巨大的章鱼图片,密密麻麻的数据罗列在图片下方,赫然是一篇学术论文。
桌上放着一盘煎饺,宋河边吃煎饺边看论文,津津有味十分入迷。
“!”房间门敲响。
“请进!”宋河头也不抬。
滴一声房门被刷开,漆黑正装的相晓桐进来,显然是刚出席过什么重要场合。
“在看什么?”相晓桐好奇地瞅瞅电脑屏幕,“章鱼论文你不是都看过很多了吗?”
“这篇不一样,关于巨型章鱼的分布推断。”宋河兴致勃勃打开话匣子,“写的非常漂亮,令人耳目一新!”
“怎么个耳目一新法?”相晓桐饶有兴趣地坐下。
“作者没上来就讲章鱼,而是先从大王乌贼入手,大王乌贼你知道吧?”
“最大能长到二十米长的那种超级大家伙?”相晓桐回忆。
“对,二十米长,竖起来五六层楼高,能轻松把小船拖进海里去。但这只是人类目击到的最大个头,深海里有没有更大只的说不准。”宋河扒拉着论文从头讲。
“比利时生物学家海夫尔曼斯,曾经整理了四个世纪内全球的巨型海怪目击报告,排除掉明显骗人的和不清不楚的,仍有一些目击报告高度重合,其中最能确定的就是大王乌贼的存在!”
“这玩意儿极其稀有,很多年来一直没确认真的存在这东西,直到本世纪初陆续拍到一些十几米长的活体和搁浅尸体,才有定论。”
“这篇论文的作者认为,既然大王乌贼的确认花费了很多年,说明人类对于深海的认知能力还极其浅薄,极有可能还存在其他未经证实的大海怪,需要再过很多年才能发现!”
“作者也整理了一些海怪目击报告,大胆设想,除了大王乌贼之外,也可能存在未发现的巨型章鱼。”
“理由也很充分,目击报告里的头足类未必都是乌贼,章鱼长得和乌贼很像,如果存在巨型章鱼,很容易被错认为是大王乌贼。”
“同时,既然乌贼能进化出几十米长的超级个体,那么没理由章鱼进化不出来,概率也是很大的。”
“作者大胆假设真的存在巨型章鱼,那么巨型章鱼必然需要有广阔活动空间,还需要充沛的食物群,以及合适的产卵环境等等。”
宋河迅速往下拨了拨鼠标,“最后作者靠全球的水文数据和鱼类分布数据,一条条筛选,估计出了巨型章鱼可能生存的范围!”
电脑屏幕上出现世界海洋地图。
地图里许多位置被标红,注明“可能存在巨型章鱼”。
相晓桐愣了愣,“有点意思,但过于空中楼阁了吧?”
“大胆假设,小心求证嘛!”宋河说,“我打算资助一个海怪搜寻项目,花钱找一找究竟有没有巨型章鱼,没有巨型章鱼的话,捞两条活的大王乌贼给我研究研究也不亏。”
“有必要吗?”相晓桐错愕,“你想研究头足类,已知的头足类总共七百多种,还不够研究吗?”
“七百多种虽然多,但大部分都一样的笨,都一样的小。”宋河解释,“巨型个体的神经系统肯定有更复杂的可能性,研究一下绝对有收获!”
“行,我也出点钱。”相晓桐被说服了,“就算没收获,捞只大海怪上来过过眼瘾也是好的。”
“一半一半吧,我十亿你十亿。”宋河也不客气,有钱导师的羊毛该薅就薅。
“这项目得花二十个亿?”相晓桐吃惊,“这么贵?”
“海洋项目花钱必然无底洞啊,更何况深海打捞大海怪,潜艇得特殊设计,海洋专家和水手们的工资也很高,关键是未必多久能有发现。”宋河说,“二十亿只是初始经费,后续恐怕还得追加。”
“谁负责做啊?”相晓桐担忧,“深海潜艇咱们学校肯定搞不定,也没几个高校能做吧?”
“我打算跟上级联系一下,争取跟海军的研发部门合作,海军的潜艇天天满海底跑,没准见过一些海怪,而且我听说海军有一些能潜非常深的潜艇型号,技术底子有了,砸钱改装改装就能用!”宋河考虑周到。
一听和海军合作,相晓桐立刻放心了,“行!正好上级回信来了,咱们看完了写回信,你可以把打捞大海怪的项目写上去。”
说完,她从怀里掏出一只大信封,啪嗒扔在桌上。
宋河一惊,这次回信比预想的要快一些,大概是上次的报告有答复了?
撕开信封,掏出信纸,师徒俩凑在一起阅读。
读着读着,两人表情剧变,呼吸都紧促了起来。